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

大寒


       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,但在雲林騎著機車,卻仍感受到陽光喣喣照來,雖有些涼意,可完全不失溫暖,我想,在這寒冬裡的暖陽是最令人舒服的吧,每個人都巴不得能到戶外透透氣,曬曬那難能可貴的陽光。可是無奈大陸冷氣團即將南下,希望這周天氣都好!


        今天已累,明天又要早起,但仍想要為這兩天的雲林之行做點紀錄,隨著自己的年紀增長,記憶力似乎也越來越不好(苦笑),所以還是加減打些心得吧,當時間過去後,剩下的只是追憶而已,最初的感想,可能因而飄散的一乾二淨。


        雲林,美麗的農業縣市。想到雲林,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:農業、鄉下、人口老化、地層下陷、六輕等等。該怎麼說呢?這些可能是事實,最近雲林縣政府正主打著農業博覽會,看見臺灣記錄著有關雲林環境生態的種種,或許就如同上述名詞一般,沒了,或許我在還沒來到雲林之前,也是這樣想像著雲林的。


     在大一下學期,我較正式地開始我對雲林的認識,也展開了一段段我和雲林的故事。怎麼說 是正式呢?因為在此之前,我對於雲林的印象,只限於火車站周遭而已,當火車到了斗六、斗南之時,我就順勢下了車,做好戰鬥準備,馬上衝去蓋當時正火的微笑章,沒隔多久就上車走了,要說對這的認識,可說完全沒有。


        直到大一下學期,和社團的學長姐們,騎著機車來到虎尾拍糖鐵,正式的開始了我對雲林的認識,而在那當下,我只覺得,這裡好酷,好多田間小路彎來彎去,我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般,好奇的穿梭在田野之中,讚嘆我所未曾接觸的讚嘆。


        而到這兩天,我才又更進一步的了解這裡,了解雲林,或許可能依舊不熟悉,但我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悟。來到雲林,這趟旅途下來,我覺得最令我感到特別的就是「味道」和「時間」。


        我們了解一個事物,可以用很多面向來了解,可以用看的,可以用聽的,當然也能夠用聞的。騎車過雲林,我覺得氣味最可以認識這裡,騎車經過許多地方,稻田、甘蔗田、漁塭、豬眷、鴨寮、糖廠等等,氣味特別能抓住過路人的注意。有時候聞的到,或許才是好事,現在太多事物與汙染物,可能是人既摸不到,又看不到,更不用說聞不到,聞的到,好像變的是一種奢侈,一種自然的象徵。來到雲林,不妨打開自己的嗅覺,用自己的鼻子,來體驗這裡的一切吧。


        騎車穿梭在鄉間小巷中,或許是都市化的荼毒還沒有進到這片土地吧,保留下來的老建築真的很多,平房是這片土地上最美的裝飾。在過去的農業社會,這裡肯定是富足的好寶地,市中心的人潮紛嚷,商股往來,好不熱鬧,但現在就好像時間靜止一般,或許把這場景直接到回二百年前,不知道分類械鬥會不會活生生的在此上演著(我可能是多想了),那是種怎麼樣的情形。如今的街頭,就只剩阿伯奇著腳踏車慢慢路過,阿公坐在門前曬著太陽,路中央就兩個阿伯直接停在中間聊天,一切在現代人眼中看似那麼的沒有秩序與慵懶,但卻也在這緩慢的存在著。


在十年後呢?會變成如何?我會再來訪的。
希望接下來幾天不要太冷。


        喔,對了,忘了提,這張照片是在雲林口湖福安宮拍的,廟外的水煎包可真是一絕!還有非常特別的羊肉嗲,大家有機會可以來走走。 @雲林口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