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

讀《學生時代》有感


        今天下午,正如同往常一般,定期都會到台北公館的二手書店報到,翻翻二手書,在書堆之中尋寶。無意之間,這本書進入了我的眼簾,薩孟武先生所著之《學生時代》,大概翻了書中的內容,感覺頗為有趣,且對於清末民初的學生生活與想法,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態,也頗感興趣,於是便將這位法學大前輩的書也帶了回家,於回程的火車上順手讀了起來。

        對薩孟武先生,在我腦海中其實特別有印象,對讀過法律系的學生而言,我想你就算沒讀過他的文章,甚至沒聽過他,但在你所讀過的書中,也一定有提到他,只是你沒有印象罷了,他翻譯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,而這篇文章,究竟有沒有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過,那也就端看個人造化了,在法律系聖經讀本,王澤鑑老師的《民法總則》一書中,薩孟武先生翻譯了〈法律的鬥爭〉一文,這篇文章令我印象非常之深刻,當初甚至讀到落淚,但究竟是哪個點觸動到了我,我卻已經忘卻許久,想不起來了,而這就是我對薩孟武先生的第一印象。接著就是在「法學名家導讀」的課堂上聽過薩孟武先生了。

        總之,拉回正題,今天讀《學生時代》,雖然讀的不多,但從薩先生的自裡行間卻有所感觸,除了自己耗費太多光陰,以及為以前學生的學習狀況感到驚訝外,對於一些歷史畫面,充滿著興趣與有所醒思,如在〈家塾及過年過節〉一文中,其如此描寫到:
「在學生趕走張天師之時,社會上的迷信並未泯滅。我們家鄉每年有數次迎神大會。三四月間是迎接城隍菩薩,八九月間又迎接泰山菩薩。據傳說,城隍放出鬼怪,泰山又收回鬼怪,鬼怪一放一收,蓋寓神道設教之意,使人們有所警惕,不敢做出壞事。每次迎神之時,許多菩薩也同時出巡。路上行人擁擠。我們小孩子很愛看,也很害怕。不是怕城隍泰山,而是怕城隍泰山轎前的高爺矮爺,這兩個菩薩,臉是黑黑的。高爺有兩丈高,一搖一擺,慢慢的走。矮爺高不及三四尺,跳來跳去,往往前趨數步,忽又返回身來,向高爺鞠躬。路上若有小孩,他常跳到小孩面前。小孩見了,安得不怕。」又另外一段文字描寫到「當鄭成功由閩渡海來台之時,祖宗墳墓均在閩省,每年中元節為了紀念祖宗,以示不忘本之意,故大大拜之了一番。反之,中秋節,則「月圓人不圓」,所以台灣之中秋節不如大陸熱閙。日本侵略台灣之後,不欲本省人積有資本,對此迷信而又浪費的習慣,不但不加禁止,而且予以鼓勵,經過五十年的光陰,七月的大拜拜遂成民間習慣。民間窮了,日本容易統治。因為革命工作須有閒暇的時間,又須有充裕的金錢。人民一年之所得,于一天大拜拜之中,全部用完,那有金錢;而為了維持生活,又那有閒暇。然就另一方面觀之,日本這種政策是失敗的。因為中元節乃紀念祖宗,即紀念大陸的祖宗。台灣與大陸隔有一海,而不會中斷者,實賴這種習慣。本省同胞屈服于日本鐵蹄之下,垂五十年之久,而仍不會喪失民族意識者,亦賴此習慣。」


        看完這篇文章,除了對薩先生描寫七爺八爺隨同城隍出巡,栩栩如生,讓我想起童年記憶,自己也曾由衷又愛又怕外,我看了薩先生的文章,有了些不同的想法出現。這些場景是薩孟武先生於起小時候,即清末時期於福州城裡見到的,從其之描述,我們可以發現,這些場景與目前台灣街頭所見到的神明出巡場景,相去不遠,在筆者居住的城市新竹與台南更是時常有之,新竹城隍的繞境,可說是每年台灣宗教的盛事,七爺八爺於每年的中元普渡之時,必定隨著城隍爺出巡,萬民虔誠朝拜。然而這些當年出現於福州城裡的場景,卻已不見於中國的各省城之中,要見到如此盛大的宗教活動,萬民參與,恐怕只能到台灣來見識了。而於中國再也見不到此場景的原因,不外乎所謂的文化大革命了。究竟這些所謂的「迷信」是否應該遭受「泯滅」呢?曾以中華文化復興自居的國民黨政府,將所謂傳統的「中華文化」,無意間保留了下來,相較於文革後的中國,這些文化似乎將要消失殆盡,幾個世代後,這些曾於中國本土發生過的場景,也只能在做鼓的人群腦海中以及藉由這些書中的文字來想像了。


        作者於文中,另外對日本政府的殖民統治作出批評,但於此筆者卻有不同的想法,台灣的廟會活動、大拜拜等,日本政府究有無鼓勵且無禁止,值得考究,但是如此盛大之廟會活動,會使得人民窮苦,卻不一定,在多次的田野訪問中,筆者認為,在當時有如此多的寺廟活動,甚至月來越興盛的狀況下,除顯示台灣的經濟狀況不差外,寺廟經濟更促使了島內的經濟發展,以及達到全台經濟熱絡、錢潮流動的現象,何來使台灣人民窮困之有?又於日治台灣末期,皇民化運動的推行,若持續下去,台灣的民間宗教活動將會如何?會與文革的效果相同嗎?值得深思,但總之,無論如何,台灣這些傳統文化是保留下來,存在至今了。


        又台灣人民保留的這些文化,與作者筆下的民族意識,究有無和現今中國人民的文化與民族意識相同,又是一值得思考的問題。兩岸人民思考的月亮和所想的月亮,究竟是否為同一個月亮,也更直得玩味了。經過長時間的經歷,和不同政權的統治,原本共有的文化,變做了有所歧異,甚至不相同的情況之下,人民該如何應對,就有待歷史來見證了。


        但總歸來說,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,實為有趣,勾起了筆者許多想法,以及引起了使人振奮之心,期望在閱讀過程中,能有更多收穫。

k館


        今天回到了久違的k館讀書,一個伴我走過大學點點滴滴歲月的地方。

        而我充實的大學k館歲月,好像就如同k館前的成功廣場施工一般,而一去不復返,這裡真的有我大學太多太多的回憶,自從大二雙主修開始,期中、期末考試前一個月,肯定天天在這裡見的到我,就算不是考試,我也幾乎每晚都來這裡報到,這裡也是我每天下午上課前,小咪一下的好地方。我想我跟k館結下不解之緣的原因在於,第一,在家有電腦實在會讓人讀不下書,第二,有免費冷氣吹何樂而不為(笑)。很多人說k館空氣不好,壓迫感很大,但對我而言,我倒是挺喜歡的,在這精神會比較抖擻,而且有隔板幫你和別人隔絕,不會和人互相干擾。所以相較於圖書館,我更喜歡在k館讀書,圖書館是個更適合讓人一覺不起的地方(笑)。在k館讀書這麼久,總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生態,除了會擋門的可愛校狗、定期的讀書高風潮外,也會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,像是總是很討厭做在會計系旁邊,那按計算機的聲音時在惱人,看到有法典的,一定是法律系的學長姐弟妹,此外,也會發現跟著自己一起讀書的同儕有著變化,因為天天都去的關係,也會發現不同科系出現的生態,還記得有一陣子常常遇到老楊,同是雙主修的艱辛,看到拿一張A4白紙把整張抄的滿滿的,肯定就是政治系的學生,大四時,許多同學開始準備國考,老鄭也成了常客,總之,在k館的趣事太多太多。

        到k館通常第一件事,不是看書,而是看報紙,有時候把各大報翻遍是常有的事,看報紙似乎比看書有趣(笑),接著到七點時,就是每晚的昏睡時間,連今天也不意外,這總是苦惱著我,因為睡下去,晚上睡覺就睡不了,但不睡書也看不下去,這問題苦惱我到現在,也不知該如何解決,無限的怨嘆阿,然後十點就拖著有精神的身軀離開k館。而在k館讀最晚的一次,應該是大二準備憲法期末考時,讀到凌晨兩點才離開,而我倒是沒有唸通宵的經驗,希望以後也不要有


        最近聽說某HHH校長要把校長室遷回博物館,再將博物館遷至k館,而k館就自動併入圖書館,等於k館自動消失,聽到這消息,除了覺得當權者腦袋不知道在想什麼外,更大的感覺是悲傷,我記憶中的k館就這樣消失了,那我以後讀書要去哪?總之希望這別成真了,至少在我碩班畢業前別。

        k館前的施工,也象徵我k館歲月的重新開始,希望我能(是一定要)在這裡創造出第二個讀書高峰,努力的讀書!大家一起做伙來k館讀書吧!我美麗充實的成大k館歲月。 @臺南東區


2013.09.23

關於旅行


        今天去圖書館讀書時,在置書架上看到了一本已經從高中起便很熟悉的書《轉山》,便順手把他帶回了座位。猛然的一想,前陣子不知道才和誰說過,「什麼?你竟然到現在才看這本書!」,但說真的,我雖然對這本書感到熟悉,但卻壓根都沒有看過。不知道為什麼的,自己就是不大想去看這種旅遊經驗與分享的書籍,思考了一陣子之後,隨著許多想法一股腦的湧上心頭,我想原因正是在於自己的旅行風格還是自己創造吧,看多了不免會羨慕起別人的旅行風格,覺得別人怎麼這麼厲害,於是便開始模仿他人的風格起來。或許有人會說,不會阿,多看看別人的分享,對自己會是一種很大的激勵,燃燒起內心熊熊的烈火,非要來場驚天動地的旅行不可,但最後呢,能真正付諸實踐的人有多少?最終還是回歸於羨慕他人的迴圈之中,無可自拔。就如我自己來說,時常聽取了許多前輩的旅遊經驗,當下都覺得,wow, it's so cool! 好想跟學長一樣!但最後不是原地踏步,就是不適合自己而興趣缺缺放棄。

        有關於不適合自己該怎麼說形容呢,舉個例子來說吧,算是個鐵道迷的我,每次在上社課時,總是會拿劉克襄很有名的一本書《11元的鐵道旅行》來說嘴,我說「不知多少男、少女,或者抱持著旅行憧憬的人,看了這本書後,自己搭著火車來到這些火車站後,下車在車站附近走了走後,卻敗興而歸,覺得什麼跟什麼,這地方怎麼會如此地無聊」,我想,這原因在於,除了多虧於作者本身的文筆之外,最重要的差別就在於心境了,有首詩寫的很好,其中一句叫做「心遠地自偏」,每個人內心所嚮往的東西都大不相同,換句話說,你內心若還尚達到「禪之境界」,就算別人對此一境界形容的多美好,你卻始終依舊無法體悟。


        在某一次歷史系上的演講,某位老師說「每當你帶著不同的觀點或者是角度重複去相同地方之時,你會發現,你每次看到的東西都會不一樣」,你會頓然發現,奇怪,這東西怎麼之前都沒有注意到呢?每當社課說到這裡,我就會秀出台南開基天后宮的照片給大家看,沒錯,大家的反應就是,就是廟阿XD,而重點就是在這裡,你的心境和所抱持的想法,就是和劉克襄不同阿,你要怎麼覺得有趣和浪漫呢?但你也不要因此感到失望,因為你也有的觀點和想法,看的出和別人不同的地方,那久是屬於你旅行最好的價值與意義。所以,我才認為不要一昧追求、羨慕別人所經歷的旅行場景,來場屬於自己的旅行吧!


        因為以上原因,所以我仍不打算把《轉山》給讀完,於是只隨手翻了翻,看看自序以及書中幾張圖片,而其中一張拍攝作者自己寄給自己的明信片的照片,吸引了我,相信認識我的人都知道,我非常喜歡在旅途中寄明信片給自己,寄明信片也逐漸成為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習慣。我看了一看有關明信片這一部份的內容,發現敘述著實平淡無奇,只是在闡述其為了寄明信片,要確認該貼多少錢郵票的問題而已。但我想,這件事在作者當下心中想必有其重要地位,而旅行就是這樣,一件在長人眼中、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不過的一件事,在作者心中,卻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。


        而這本書,對我而言,傳達出最重要的事情,應該就是旅行時面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了吧!儘管我們的生活總面臨未知的將來,但對獨自在陌生環境中旅行的個人而言,這種未知足以讓人裹足不前,不敢前進,可這未知的背後卻又隱藏著無限的驚奇。而一次又一次的旅行,感覺就好像在挑戰自己面對未知恐懼的極限在哪裡。我是一個不大喜歡騎機車的人,總覺得騎機車是件危險的事,但面對未知背後所帶來的驚喜,我還是硬著頭皮給他騎下去,其他經過大街小巷、山路平原,旅行台灣各個角落,而我依舊相信旅途沒有結束的一天,台灣還有太多太多地方沒有去過。


        這學期修習台灣原住民史專題讀了兩本史料,分別是眾所皆知郁永河所著《裨海記遊》以及曹士桂《宦海日記校註》,在加上一些歐洲傳教士的日記,當時無論中外之人,面對台灣這塊土地,想必也是充滿著種種恐懼,離開自己熟悉之地,來到這看似荒蕪未開化的小島,一切都是未知的,儘管眾人對他們有所勸阻,他們依舊決定親自前往,我想這一點都不亞於《轉山》中所描述的西藏之旅。雖然我無法體會前人他們真實的感受為何,但旅行給我的經驗實在太多太多,看著先人遊記種種,一定會記錄的便是這台灣海峽的黑水溝,便想起我前年到金門搭船的經驗,講到旅行,我每次一定會跟朋友說,我們體內都流著勇於冒險的基因,只有你祖先敢冒著險搭船過台灣,我算是很不會暈船的人,但那只因為7.8級風浪就讓我吐到現在都記憶猶新的膽汁味道,我恐怕一輩子也忘不了,文獻紀錄中,可能怎麼也上不了岸之黑水溝的印象,我終於能有些許體悟。


        旅行對我而言,當然和前者所述的各位,有著截然不同的定義與意義,我不用去羨慕別人所經歷的,因為我也有自己所經歷獨特的旅行經驗,就像《轉山》作者在全書最後所言,那買我單車的年輕人,我不能想像,他騎的比我更高更遠。所以,羨慕別人做什麼呢?放寬心的去旅行吧。觀察不同文化中的人們與生活,以及實際體會吧,這應該是我重要的旅行意義了。


        每每想到旅行,總會想到升大一暑假,就因為老江的一通電話,跟我炫耀著「我在屏東枋寮吃海產ㄟ,這裡的人都好熱情喔,你要不要來」,我就衝他這句,隔天早上六點搭著區間車,一路從新竹殺到枋寮,在坐莒光轉到台東和他會面。那次旅行對我而言,充滿著不斷地驚喜與恐懼感,騎乘機車的危險感,在加上摔車的關係,使我那次的旅行後段充滿著壓力,好怕再摔車與賠錢,即使在海端加油站遇到了熱心的原住民姐妹,要帶我們去醫院,我的臉好像也完全笑不出來。但這趟旅行也實在給我太多,第一次到台南以南、到東部、到多良車站(還是晚上)、騎南橫、雷田的194碎石路段、好大條好大條的馬路,但種最重要的是「給了我敢踏出去旅行的第一步」,這一步對我而言,實在太重要太重要了!我曾經一直羨慕著振豪他在旅行中與他人的種種,背著二胡就這樣流浪,說來就來,說走就走,一路上可以節是好多朋友,而我的親和力好像就沒有這麼強,且雖然到現在,我已經去過枋寮許多次,還是沒有體會到振豪所說的場景,但現在想想,那又如何?振豪有他獨特的人格特質與寶貴的旅行經驗,而我也有我獨特的性格與美好的回憶,所以,比較什麼呢?
勇往直前編織出屬於自己的旅行夢與實踐吧:) @台東海端、關山

2013.04.13

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

印度教育志工思索


        媽!我上報紙了!這在國內上報不稀奇,上報也不是第一次的事,但在印度上報紙,這可能是人生中絕無僅有的經驗了。這份報導的內容,是在講述一群來自台灣的朋友,到了印度北方邦Lakhimpur的鄉村,進行教育交流的狀況,並且羅列了各志工朋友的姓名等等。

        來到印度做教育志工,我們主要是透過印度當地,一個名叫BBA的組織來協助進行。BBA的主要任務,在於將童工從惡劣的工作環境中搶救出來,對其提供教育,並且在各友善村莊施行計畫,提升農民的生產技術、改善經濟環境、提供教育資源,預防印度的孩童被父母因經濟壓力之迫,販賣而成為童工。我們這次主要去服務的據點,便是BBA為預防小孩淪為童工,施行此一計畫的友善村莊,因此我們每隔一至兩天,就會換所學校進行教育交流,以及和當地婦女團體,進行文化交流以及經驗交換等等。於此之中,便開始對於一些問題有些思索和理解,以下簡述自己的一些心得感想。

        來到印度,令我感觸最深的,便是貧富差距的問題了,在這個開發中國家,貧富差距本已不小,但在日漸的開發與現代化的進程中,貧富差距似乎也越來越大,坐在前往印度的班機中,坐在我們身旁的印度人,可說是在這人口龐大的國家中,算是少數富有之人了,一般農村中的農民,不要說是出國,可能連到印度首都德里觀光,都是一種奢侈。而這貧富差距的問題,也反映在印度的教育當中,即使在鄉村,教育也伴隨著財富與權力,活生生的展現在各個學校之中。

        在Lakhimpur的從農村之中,學校普遍都沒有日光燈,應該說我所見的學校,無論給人的感覺為何,均無。有些學校甚至連書桌都沒有,學生就這樣鋪個簡單的地毯,席地而坐的聽老師上課、讀書。有些學校因學生人數過多,全班可能破百人,學生都做到了教室門外,要看到黑板可能是難上加難。但也有學校有著寬敞的教室,學生、老師均穿著整潔的制服,你和老師完全可以用英文溝通無礙的狀況。同樣的年級,有些學校使用著印度文的課本,有些學校則使用全英文的課本,無論學生究竟從中吸收多少,讓我跌破眼鏡的事,相當於我們國中二年級的學生,在社會科學的全英文課本中,竟然有著殖民主義的論述內容,這姑且不論內容學生是否能懂,但全英文的程度就已經夠嚇人了。有些學校的學生背著笨重的書包,有些則輕輕如也。這些現象或許有些在台灣並不陌生,有些卻是我們難以接受或想像的,而這些面向,也存在於當地人民的思想之中,使我沉思久久不能自已。

        在和當地村民以及婦女團體的交流之中,我們理解到,在印度的貧窮農村中,務農一天的收入平均僅16.7Rs而已,折合台幣約近10圓,在當地連罐資本主義下的奢侈品,一瓶600毫升的39Rs的雪碧都消費不起,更不用說生病到醫院就醫,在農村之中,醫療通常都靠經驗傳承或民間療法來進行,請大夫實在是請不起。在這現實情形之下,教育也成為了可有可無的替代品,當地人民如是說著:「對孩子其實沒有什麼太大期望,你說他們能成為什麼大人物,賺多少錢嗎?我們只求日子能一天天過下去就好。」在聽到這樣的答覆之下,著實令我內心感到難過,我們不都說教育是改變人們命運的最好途徑,但在這個社會之中,當我們不把希望寄於教育之時,我們還能有什麼期望?望著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,我腦海中頓時閃過種性制度這個名詞,難道我們未來的生活,能否接受教育與否,都被種性給截然劃分開來了嗎?這只是我剎那間的感覺,不知是否正確,但於印度社會之中,在貧富差距日愈擴大的情形之下,卻沒有那種像中國令人特別窒息、緊張的感覺,可能也來自於他們這種認命()的文化特質,既來之,則安之,就過好自己每天的生活,也就沒有什麼多餘的期望和希望了。

        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能受有教育的台灣,也相信教育能給人們帶來希望。那種沒有希望與期望過生活的日子,令人感到難過,每個孩子應該都有受到均等教育資源對待的權利,再次看著這篇報導,我相信我們這群教育志工能登上他們各大報的版面,相信他們仍對教育以及新知抱有一定期待的!也期望我國之教育制度能更臻健全,並且更投資於教育這塊大餅之上。

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

舊德里火車站

        在印度的火車站,彷彿可以見到印度人民生活的人生百態。或許因為舊德里火車站,是我來到印度後第一個外出走動的地點吧,所以於這裡的感受,十分真實,那種綜合於視覺、聽覺、嗅覺上的體驗,直接且迅速的植入我的腦袋之中,且時至今日,似乎仍不時會在我腦海中出現,那感覺告訴我,我真的來到印度了。

        在火車站外,甫下巴士,我們一群人似乎直接攻佔了所有人的目光,對於印度人來說,我們可能就如同異類般,不該出現於他們的生活圈之中。大馬路上的喇叭聲此起彼落,從未停歇,路旁的小販叫賣著,討價還價的聲音似乎不時傳至自己耳邊,牛車、人力車、嘟嘟車、轎車、大客車和人群就這樣自然地穿梭在自己的身旁,你雖然人在走動,但卻可見蒼蠅不時地出現在你眼前,向妳親切的打招呼,歡迎來到印度,這眼前的場景看似混亂,但卻在時光的行進下,如此和諧的存在著,彷彿也什麼都沒發生一般,日復一日上演著。

        還沒走進車站,先過安檢,讓我想起了在北京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的經驗,令人有十分麻煩的感受,在心不甘情不願的卸下笨重的登山包,將包包推入x光機中後,卻發現警察只坐在哪,連看也不看一下螢幕,行李就這樣再度背上我的肩膀,不禁心想,究竟這安檢的意義何在?進入車站,車站裡,一眼望去什麼人都有,老人、小孩、年輕人,有錢人、貧苦人家、乞丐,穿梭在我們身旁,感覺就像是個大融爐一般,月台上,有賣著食物零食的小賣鋪,有書店,更有資本主義全球化下的產物─麥當勞,嘴饞的我們,想到在到了北印度後,便只能吃素,紛紛湧入麥當勞之中,在印度,於這些比較高級的餐廳外都站有保全,感覺就是怕貧民進來搶食或者打壞餐廳格調一般,那種對因階級、財富的差別,而鄙視的感覺,令人好不自在。

        我們步行走向乘車月台,車才剛進站,仍在行進,尚未停妥,就有一堆人撲向車廂,搶爭可以第一個進入車廂的人,在眾多的人群中,不顧安全,只為爭得長途車程中的一個小小座位,那是一種多麼令人鼻酸的場景。印度的長途火車,一列車分掛有許多不同等級的車廂,我們坐的已算是最高等級的冷氣臥鋪火車了,此外還有無冷氣的臥鋪車、非臥鋪車等等,致使一列火車十分之長,同時也承載著各種不同財富地位的人群們。車上由各路小販賣著各式不同種類的餐點,一盒售價並不便宜,已比台鐵便當貴上許多,與高鐵便當的價格似乎相距不遠了。但在食物販賣的同時,卻也有骨瘦如柴的小朋友上車跪著乞討,這種社會環境,希望將來能有一天能不再上演,真的令人難過。

        在印度車站中來來往往的人們,似乎有一個共通的特點,那就是─在臉上看不到他們的笑容。整個車站的歡笑來源似乎是我們,其他的人們不是快快離開,就是板著一張臉,這是我在台灣從也部會感受到的。感覺一股龐大的壓力束縛著印度的人們,一種對不同地位的人群之不信任感,一種沉重少有活力的社會,我想,當人們若無法於一個社會順利的進行水平與垂直流動時,這種情形似乎就將產生?不是因為人們本身的冷漠,而是對於現狀社會的不滿,卻無法改變的深深無奈。在舊德里火車站,我彷彿看見印度社會中的人生百態。

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

鳳山車站


        鳳山車站就這樣靜靜的,於剛剛悄悄的走入歷史。整個大白天,就這樣和朋友們在車站周遭,頂著大太陽,在倏忽萬變之雲海的相伴之下,一步一步的與鳳山車站,畫下他那完美的句點。

        想起第一次下鳳山車站,是在自己小大一時,那時剛讀歷史系沒多久,總對周遭有關歷史的事物充滿興趣,而鳳山這個在歷史文獻中,常常出現的古地名,突然吸引了我的目光,心想,這裡一定有許多故事吧!於是我就什麼也不管的,也沒做什麼功課,也不知道古鳳山和現今的鳳山差別在哪,不管三七二十一,背起行囊就衝了。那趟旅行,如今仍印象深刻著,我還記得,我在鳳山車站出去,卻怎麼也找不著鳳山高中,就只憑著車站外的鳳山文化地圖,展開一連串的探險。

        那次的旅途,從鳳山車站出發,步行探訪了曹公圳、曹公紀念亭、曹公廟、鳳山城隍廟、鳳儀書院、雙慈亭、天公廟(在這裡吃了冰)、捷運鳳山站、鳳山舊城等處,發現小小的鳳山市區裡,有著如此豐富的文化遺跡,足以作為清代台灣開發的活教材之一,十分生動活潑。就這樣漫步在這小市區中,是多麼的有趣,看著古蹟,吃著小吃,不也樂哉?


        但我就好像僅此一次走出鳳山站外,後來停靠鳳山車站,多半也只是北上轉車時,不想在高雄車站與人爭位,才停留而已,甚少出站。直到碩二的今天,我才又再度走出鳳山車站,不為別他,只為記錄他最後的身影,這種心情,是多麼的令人惆悵。在高雄鐵路地化後,鳳山車站也不免面臨遭拆除的命運,不禁心想,究竟有多少現代的鐵路建築能被保留下來呢?而有多少現代鐵路建築,是真具有所謂現代的特色呢?會不會22世紀的當下,突然發現在20世紀末期到21世紀中期的台鐵車站,並無所謂經典代表,亦無被保留下來的。想至此,不禁令人嘆起氣來。


       僅以2008年3月20日的照片,紀念我曾經充實的鳳山之旅與鳳山車站賦予人們的各種美好回憶。 @高雄鳳山

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

菱角攤


        順著台一線南下,進入了枋山鄉,歷經了此次旅途唯一次被雨追著跑的路段,我穿起雨衣,一路南馳,終於脫離了烏雲驟雨的追殺。一路上除了路旁啪搭搭響的魚塭外,最有特色的,就屬於這路旁一攤接著一攤,延綿好幾公里長有的菱角攤了。

        小時候對菱角其實不大有印象,也不大有機會接觸到,還記得有一次爸爸買了包菱角回來,我和我弟兄弟倆人,還一愣一愣的研究到底該如何征服這些「歐罵罵」的小玩意兒,終於,把他們黑色的外衣撥開,露出那白嫩嫩的果肉,小心的嘗了一口,恩,一股質樸般淡淡的味道,很特別,令人難忘

        當時的我,不知道菱角到底長在哪裡?如何生長?除了那次吃菱角的印象外,菱角再度進入我腦海中的記憶,已經是高一時了,那年暑假,我們班包著遊覽車前往高雄、墾丁班遊,當車行經枋山之時,一個又一個立在路旁的看板,上面畫著可愛的菱角與寫著斗大的菱角二字,菱角,就又這樣從我腦海深處跳了出來。後來,到了台南讀書,摩托車行經官田,看到一片片的菱角田,才又對菱角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
        但往後每每無論是搭著車,騎著車,只要看到這一張張的菱角立牌,我知道,枋山到了,吹著海風,我想,這一張張立牌,已成為枋山最為代表的景緻之一了。 @屏東枋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