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

讀《學生時代》有感


        今天下午,正如同往常一般,定期都會到台北公館的二手書店報到,翻翻二手書,在書堆之中尋寶。無意之間,這本書進入了我的眼簾,薩孟武先生所著之《學生時代》,大概翻了書中的內容,感覺頗為有趣,且對於清末民初的學生生活與想法,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態,也頗感興趣,於是便將這位法學大前輩的書也帶了回家,於回程的火車上順手讀了起來。

        對薩孟武先生,在我腦海中其實特別有印象,對讀過法律系的學生而言,我想你就算沒讀過他的文章,甚至沒聽過他,但在你所讀過的書中,也一定有提到他,只是你沒有印象罷了,他翻譯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,而這篇文章,究竟有沒有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過,那也就端看個人造化了,在法律系聖經讀本,王澤鑑老師的《民法總則》一書中,薩孟武先生翻譯了〈法律的鬥爭〉一文,這篇文章令我印象非常之深刻,當初甚至讀到落淚,但究竟是哪個點觸動到了我,我卻已經忘卻許久,想不起來了,而這就是我對薩孟武先生的第一印象。接著就是在「法學名家導讀」的課堂上聽過薩孟武先生了。

        總之,拉回正題,今天讀《學生時代》,雖然讀的不多,但從薩先生的自裡行間卻有所感觸,除了自己耗費太多光陰,以及為以前學生的學習狀況感到驚訝外,對於一些歷史畫面,充滿著興趣與有所醒思,如在〈家塾及過年過節〉一文中,其如此描寫到:
「在學生趕走張天師之時,社會上的迷信並未泯滅。我們家鄉每年有數次迎神大會。三四月間是迎接城隍菩薩,八九月間又迎接泰山菩薩。據傳說,城隍放出鬼怪,泰山又收回鬼怪,鬼怪一放一收,蓋寓神道設教之意,使人們有所警惕,不敢做出壞事。每次迎神之時,許多菩薩也同時出巡。路上行人擁擠。我們小孩子很愛看,也很害怕。不是怕城隍泰山,而是怕城隍泰山轎前的高爺矮爺,這兩個菩薩,臉是黑黑的。高爺有兩丈高,一搖一擺,慢慢的走。矮爺高不及三四尺,跳來跳去,往往前趨數步,忽又返回身來,向高爺鞠躬。路上若有小孩,他常跳到小孩面前。小孩見了,安得不怕。」又另外一段文字描寫到「當鄭成功由閩渡海來台之時,祖宗墳墓均在閩省,每年中元節為了紀念祖宗,以示不忘本之意,故大大拜之了一番。反之,中秋節,則「月圓人不圓」,所以台灣之中秋節不如大陸熱閙。日本侵略台灣之後,不欲本省人積有資本,對此迷信而又浪費的習慣,不但不加禁止,而且予以鼓勵,經過五十年的光陰,七月的大拜拜遂成民間習慣。民間窮了,日本容易統治。因為革命工作須有閒暇的時間,又須有充裕的金錢。人民一年之所得,于一天大拜拜之中,全部用完,那有金錢;而為了維持生活,又那有閒暇。然就另一方面觀之,日本這種政策是失敗的。因為中元節乃紀念祖宗,即紀念大陸的祖宗。台灣與大陸隔有一海,而不會中斷者,實賴這種習慣。本省同胞屈服于日本鐵蹄之下,垂五十年之久,而仍不會喪失民族意識者,亦賴此習慣。」


        看完這篇文章,除了對薩先生描寫七爺八爺隨同城隍出巡,栩栩如生,讓我想起童年記憶,自己也曾由衷又愛又怕外,我看了薩先生的文章,有了些不同的想法出現。這些場景是薩孟武先生於起小時候,即清末時期於福州城裡見到的,從其之描述,我們可以發現,這些場景與目前台灣街頭所見到的神明出巡場景,相去不遠,在筆者居住的城市新竹與台南更是時常有之,新竹城隍的繞境,可說是每年台灣宗教的盛事,七爺八爺於每年的中元普渡之時,必定隨著城隍爺出巡,萬民虔誠朝拜。然而這些當年出現於福州城裡的場景,卻已不見於中國的各省城之中,要見到如此盛大的宗教活動,萬民參與,恐怕只能到台灣來見識了。而於中國再也見不到此場景的原因,不外乎所謂的文化大革命了。究竟這些所謂的「迷信」是否應該遭受「泯滅」呢?曾以中華文化復興自居的國民黨政府,將所謂傳統的「中華文化」,無意間保留了下來,相較於文革後的中國,這些文化似乎將要消失殆盡,幾個世代後,這些曾於中國本土發生過的場景,也只能在做鼓的人群腦海中以及藉由這些書中的文字來想像了。


        作者於文中,另外對日本政府的殖民統治作出批評,但於此筆者卻有不同的想法,台灣的廟會活動、大拜拜等,日本政府究有無鼓勵且無禁止,值得考究,但是如此盛大之廟會活動,會使得人民窮苦,卻不一定,在多次的田野訪問中,筆者認為,在當時有如此多的寺廟活動,甚至月來越興盛的狀況下,除顯示台灣的經濟狀況不差外,寺廟經濟更促使了島內的經濟發展,以及達到全台經濟熱絡、錢潮流動的現象,何來使台灣人民窮困之有?又於日治台灣末期,皇民化運動的推行,若持續下去,台灣的民間宗教活動將會如何?會與文革的效果相同嗎?值得深思,但總之,無論如何,台灣這些傳統文化是保留下來,存在至今了。


        又台灣人民保留的這些文化,與作者筆下的民族意識,究有無和現今中國人民的文化與民族意識相同,又是一值得思考的問題。兩岸人民思考的月亮和所想的月亮,究竟是否為同一個月亮,也更直得玩味了。經過長時間的經歷,和不同政權的統治,原本共有的文化,變做了有所歧異,甚至不相同的情況之下,人民該如何應對,就有待歷史來見證了。


        但總歸來說,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,實為有趣,勾起了筆者許多想法,以及引起了使人振奮之心,期望在閱讀過程中,能有更多收穫。

k館


        今天回到了久違的k館讀書,一個伴我走過大學點點滴滴歲月的地方。

        而我充實的大學k館歲月,好像就如同k館前的成功廣場施工一般,而一去不復返,這裡真的有我大學太多太多的回憶,自從大二雙主修開始,期中、期末考試前一個月,肯定天天在這裡見的到我,就算不是考試,我也幾乎每晚都來這裡報到,這裡也是我每天下午上課前,小咪一下的好地方。我想我跟k館結下不解之緣的原因在於,第一,在家有電腦實在會讓人讀不下書,第二,有免費冷氣吹何樂而不為(笑)。很多人說k館空氣不好,壓迫感很大,但對我而言,我倒是挺喜歡的,在這精神會比較抖擻,而且有隔板幫你和別人隔絕,不會和人互相干擾。所以相較於圖書館,我更喜歡在k館讀書,圖書館是個更適合讓人一覺不起的地方(笑)。在k館讀書這麼久,總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生態,除了會擋門的可愛校狗、定期的讀書高風潮外,也會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,像是總是很討厭做在會計系旁邊,那按計算機的聲音時在惱人,看到有法典的,一定是法律系的學長姐弟妹,此外,也會發現跟著自己一起讀書的同儕有著變化,因為天天都去的關係,也會發現不同科系出現的生態,還記得有一陣子常常遇到老楊,同是雙主修的艱辛,看到拿一張A4白紙把整張抄的滿滿的,肯定就是政治系的學生,大四時,許多同學開始準備國考,老鄭也成了常客,總之,在k館的趣事太多太多。

        到k館通常第一件事,不是看書,而是看報紙,有時候把各大報翻遍是常有的事,看報紙似乎比看書有趣(笑),接著到七點時,就是每晚的昏睡時間,連今天也不意外,這總是苦惱著我,因為睡下去,晚上睡覺就睡不了,但不睡書也看不下去,這問題苦惱我到現在,也不知該如何解決,無限的怨嘆阿,然後十點就拖著有精神的身軀離開k館。而在k館讀最晚的一次,應該是大二準備憲法期末考時,讀到凌晨兩點才離開,而我倒是沒有唸通宵的經驗,希望以後也不要有


        最近聽說某HHH校長要把校長室遷回博物館,再將博物館遷至k館,而k館就自動併入圖書館,等於k館自動消失,聽到這消息,除了覺得當權者腦袋不知道在想什麼外,更大的感覺是悲傷,我記憶中的k館就這樣消失了,那我以後讀書要去哪?總之希望這別成真了,至少在我碩班畢業前別。

        k館前的施工,也象徵我k館歲月的重新開始,希望我能(是一定要)在這裡創造出第二個讀書高峰,努力的讀書!大家一起做伙來k館讀書吧!我美麗充實的成大k館歲月。 @臺南東區


2013.09.23

關於旅行


        今天去圖書館讀書時,在置書架上看到了一本已經從高中起便很熟悉的書《轉山》,便順手把他帶回了座位。猛然的一想,前陣子不知道才和誰說過,「什麼?你竟然到現在才看這本書!」,但說真的,我雖然對這本書感到熟悉,但卻壓根都沒有看過。不知道為什麼的,自己就是不大想去看這種旅遊經驗與分享的書籍,思考了一陣子之後,隨著許多想法一股腦的湧上心頭,我想原因正是在於自己的旅行風格還是自己創造吧,看多了不免會羨慕起別人的旅行風格,覺得別人怎麼這麼厲害,於是便開始模仿他人的風格起來。或許有人會說,不會阿,多看看別人的分享,對自己會是一種很大的激勵,燃燒起內心熊熊的烈火,非要來場驚天動地的旅行不可,但最後呢,能真正付諸實踐的人有多少?最終還是回歸於羨慕他人的迴圈之中,無可自拔。就如我自己來說,時常聽取了許多前輩的旅遊經驗,當下都覺得,wow, it's so cool! 好想跟學長一樣!但最後不是原地踏步,就是不適合自己而興趣缺缺放棄。

        有關於不適合自己該怎麼說形容呢,舉個例子來說吧,算是個鐵道迷的我,每次在上社課時,總是會拿劉克襄很有名的一本書《11元的鐵道旅行》來說嘴,我說「不知多少男、少女,或者抱持著旅行憧憬的人,看了這本書後,自己搭著火車來到這些火車站後,下車在車站附近走了走後,卻敗興而歸,覺得什麼跟什麼,這地方怎麼會如此地無聊」,我想,這原因在於,除了多虧於作者本身的文筆之外,最重要的差別就在於心境了,有首詩寫的很好,其中一句叫做「心遠地自偏」,每個人內心所嚮往的東西都大不相同,換句話說,你內心若還尚達到「禪之境界」,就算別人對此一境界形容的多美好,你卻始終依舊無法體悟。


        在某一次歷史系上的演講,某位老師說「每當你帶著不同的觀點或者是角度重複去相同地方之時,你會發現,你每次看到的東西都會不一樣」,你會頓然發現,奇怪,這東西怎麼之前都沒有注意到呢?每當社課說到這裡,我就會秀出台南開基天后宮的照片給大家看,沒錯,大家的反應就是,就是廟阿XD,而重點就是在這裡,你的心境和所抱持的想法,就是和劉克襄不同阿,你要怎麼覺得有趣和浪漫呢?但你也不要因此感到失望,因為你也有的觀點和想法,看的出和別人不同的地方,那久是屬於你旅行最好的價值與意義。所以,我才認為不要一昧追求、羨慕別人所經歷的旅行場景,來場屬於自己的旅行吧!


        因為以上原因,所以我仍不打算把《轉山》給讀完,於是只隨手翻了翻,看看自序以及書中幾張圖片,而其中一張拍攝作者自己寄給自己的明信片的照片,吸引了我,相信認識我的人都知道,我非常喜歡在旅途中寄明信片給自己,寄明信片也逐漸成為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習慣。我看了一看有關明信片這一部份的內容,發現敘述著實平淡無奇,只是在闡述其為了寄明信片,要確認該貼多少錢郵票的問題而已。但我想,這件事在作者當下心中想必有其重要地位,而旅行就是這樣,一件在長人眼中、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不過的一件事,在作者心中,卻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。


        而這本書,對我而言,傳達出最重要的事情,應該就是旅行時面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了吧!儘管我們的生活總面臨未知的將來,但對獨自在陌生環境中旅行的個人而言,這種未知足以讓人裹足不前,不敢前進,可這未知的背後卻又隱藏著無限的驚奇。而一次又一次的旅行,感覺就好像在挑戰自己面對未知恐懼的極限在哪裡。我是一個不大喜歡騎機車的人,總覺得騎機車是件危險的事,但面對未知背後所帶來的驚喜,我還是硬著頭皮給他騎下去,其他經過大街小巷、山路平原,旅行台灣各個角落,而我依舊相信旅途沒有結束的一天,台灣還有太多太多地方沒有去過。


        這學期修習台灣原住民史專題讀了兩本史料,分別是眾所皆知郁永河所著《裨海記遊》以及曹士桂《宦海日記校註》,在加上一些歐洲傳教士的日記,當時無論中外之人,面對台灣這塊土地,想必也是充滿著種種恐懼,離開自己熟悉之地,來到這看似荒蕪未開化的小島,一切都是未知的,儘管眾人對他們有所勸阻,他們依舊決定親自前往,我想這一點都不亞於《轉山》中所描述的西藏之旅。雖然我無法體會前人他們真實的感受為何,但旅行給我的經驗實在太多太多,看著先人遊記種種,一定會記錄的便是這台灣海峽的黑水溝,便想起我前年到金門搭船的經驗,講到旅行,我每次一定會跟朋友說,我們體內都流著勇於冒險的基因,只有你祖先敢冒著險搭船過台灣,我算是很不會暈船的人,但那只因為7.8級風浪就讓我吐到現在都記憶猶新的膽汁味道,我恐怕一輩子也忘不了,文獻紀錄中,可能怎麼也上不了岸之黑水溝的印象,我終於能有些許體悟。


        旅行對我而言,當然和前者所述的各位,有著截然不同的定義與意義,我不用去羨慕別人所經歷的,因為我也有自己所經歷獨特的旅行經驗,就像《轉山》作者在全書最後所言,那買我單車的年輕人,我不能想像,他騎的比我更高更遠。所以,羨慕別人做什麼呢?放寬心的去旅行吧。觀察不同文化中的人們與生活,以及實際體會吧,這應該是我重要的旅行意義了。


        每每想到旅行,總會想到升大一暑假,就因為老江的一通電話,跟我炫耀著「我在屏東枋寮吃海產ㄟ,這裡的人都好熱情喔,你要不要來」,我就衝他這句,隔天早上六點搭著區間車,一路從新竹殺到枋寮,在坐莒光轉到台東和他會面。那次旅行對我而言,充滿著不斷地驚喜與恐懼感,騎乘機車的危險感,在加上摔車的關係,使我那次的旅行後段充滿著壓力,好怕再摔車與賠錢,即使在海端加油站遇到了熱心的原住民姐妹,要帶我們去醫院,我的臉好像也完全笑不出來。但這趟旅行也實在給我太多,第一次到台南以南、到東部、到多良車站(還是晚上)、騎南橫、雷田的194碎石路段、好大條好大條的馬路,但種最重要的是「給了我敢踏出去旅行的第一步」,這一步對我而言,實在太重要太重要了!我曾經一直羨慕著振豪他在旅行中與他人的種種,背著二胡就這樣流浪,說來就來,說走就走,一路上可以節是好多朋友,而我的親和力好像就沒有這麼強,且雖然到現在,我已經去過枋寮許多次,還是沒有體會到振豪所說的場景,但現在想想,那又如何?振豪有他獨特的人格特質與寶貴的旅行經驗,而我也有我獨特的性格與美好的回憶,所以,比較什麼呢?
勇往直前編織出屬於自己的旅行夢與實踐吧:) @台東海端、關山

2013.04.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