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應該是我看過最美的一次鹽田了,還記得第一次到這時是大三時,雖然也是冬天,但卻頂著大太陽,正
中午來到這裡,那時只是順眼看到台17線上有個路標,就這樣彎了進去,透中午的鹽田,就只有我一個人頂著高溫站在那,像個傻子似的,讚嘆鹽田之美,但那經
驗卻令人永生難忘,如今仍記的清清楚楚。
如今,今天的經驗著實也令人永生難忘吧,摩托車才剛駛入往鹽田的小路,就看到許多遊覽車進出,到了鹽田,眼前乃大砲一字排開,我想廠面之浩大,三、四十台單眼跑不掉吧,而人潮之多,和上次的來訪,形成極強烈的對比,我只能勉強在單眼間,擠了個位置,拿出我的小數位傻瓜相機,將當下的感動與美麗記錄下來。
傳統的鹽田得以被復育再保留下來,雖然不知道和古時的生產模式有沒有相同,但在現代此時,還能看到傳統的制鹽法,除使人感到新奇外,我想也有種慰藉吧。在
不斷前進的時代潮流下,什麼東西得以被保留,得以再傳承,考驗著我們現在人的智慧,我想,在先進的科技與技術,也是源自於最原始基礎的原理與想法吧。勿忘根基。 @臺南北門
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
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
萬金聖母聖殿
萬金聖母聖殿。
自從大學和鐵道社在吃完萬巒豬腳來拜訪過這裡後,陸陸續續也有幾次機會來拜訪這裡,蓋章時和王易來過,自己很像也騎車來過,碩士班做田野時也來過,而來這裡時,有平日來,有假日來,有聖母生日時來,於這其中每次都讓我看到萬金地區不同的面貌與魅力,一個雖小,但非常具有特色的地方。
最喜歡她的地方是,印象中那美麗的午後,微風吹來,教堂前,社區民眾在那裡打著球、小孩在堂前嬉戲奔跑著,漫步在村莊間,看著樸實的傳統民宅,尋找著一尊尊的聖母像,實在是非常舒服。但我最想來體驗的時機卻是晚上,晚上教堂打起燈一定非常漂亮吧,沒有了喧嘩的人潮,那會是一種怎麼樣的感受,一直以來好想體會,但卻苦無良機,直到這次環島,有了機會說什麼也要來這看看。
果真晚上的萬金好舒服,剛下過雨的鄉間非常涼爽,在村落間散著步,想想人生,究竟是怎麼過才是美好的一天?晚上嘴饞到外面吃了碗冰,冰店的老板娘劉雅芬和她女兒非常熱情,一聊就是好久,這也是旅人在旅途中最渴望的吧,能和來自各處不同的人交談與對話,老闆娘和我說了很多有關萬金的事,還推薦我許多美麗的景點,再有機會一定都去看看!雖然只是這裡的過客,但卻感受到十足的熱情,這晚也讓我想了許多事情,究竟人生該怎麼過呢?我想我會會持續體驗以及想下去吧。
回到教堂,堂內傳來做彌撒的聲音,神父正在堂內講道,我站在堂外,心想這是種怎麼樣的生活?有些文化場景,可能自己終期一身都沒辦法完全體會吧,而世界好大,還有許多文化等著我去闖閱呢!加油!而第一天也就在這祥和的氣氛下,平安結束了。 @屏東萬巒
自從大學和鐵道社在吃完萬巒豬腳來拜訪過這裡後,陸陸續續也有幾次機會來拜訪這裡,蓋章時和王易來過,自己很像也騎車來過,碩士班做田野時也來過,而來這裡時,有平日來,有假日來,有聖母生日時來,於這其中每次都讓我看到萬金地區不同的面貌與魅力,一個雖小,但非常具有特色的地方。
最喜歡她的地方是,印象中那美麗的午後,微風吹來,教堂前,社區民眾在那裡打著球、小孩在堂前嬉戲奔跑著,漫步在村莊間,看著樸實的傳統民宅,尋找著一尊尊的聖母像,實在是非常舒服。但我最想來體驗的時機卻是晚上,晚上教堂打起燈一定非常漂亮吧,沒有了喧嘩的人潮,那會是一種怎麼樣的感受,一直以來好想體會,但卻苦無良機,直到這次環島,有了機會說什麼也要來這看看。
果真晚上的萬金好舒服,剛下過雨的鄉間非常涼爽,在村落間散著步,想想人生,究竟是怎麼過才是美好的一天?晚上嘴饞到外面吃了碗冰,冰店的老板娘劉雅芬和她女兒非常熱情,一聊就是好久,這也是旅人在旅途中最渴望的吧,能和來自各處不同的人交談與對話,老闆娘和我說了很多有關萬金的事,還推薦我許多美麗的景點,再有機會一定都去看看!雖然只是這裡的過客,但卻感受到十足的熱情,這晚也讓我想了許多事情,究竟人生該怎麼過呢?我想我會會持續體驗以及想下去吧。
回到教堂,堂內傳來做彌撒的聲音,神父正在堂內講道,我站在堂外,心想這是種怎麼樣的生活?有些文化場景,可能自己終期一身都沒辦法完全體會吧,而世界好大,還有許多文化等著我去闖閱呢!加油!而第一天也就在這祥和的氣氛下,平安結束了。 @屏東萬巒
昌黎祠
趕路途中的巧遇,「昌黎祠」。
在屏東夜市用完晚餐後,便速速欲趕往今晚要住宿的地點。 其實原本還有些地點想去,路上也有想停下來看看的地方, 但忘向後方濃密的烏雲以及遇到偶爾都會被雨滴到的時刻, 還是趁早抵達目的地好吧!也正因為如此,路上許多點也就 這樣悄悄地通過了,但一來到這,可能是先被掛在天空的燈 籠所吸引住我的目光吧,轉頭一看,昌黎祠這三個字出現在 我的眼前,我立馬倒車並把車停好朝廟走去。
這裡有兩間廟宇,分別為天后宮和昌黎祠,天后宮就不用多 說,很多地方都見的到,但在這比較內陸的地方見到到也新 奇。而其中主要吸引我目光的還是右邊這座昌黎祠,這好像 是我在台灣第一次見到以韓愈為主神的廟宇,一見到之,我 就瞬間回憶起高中國文課本第一課的作者介紹:韓愈,曾因 諫迎佛骨被貶到潮州當刺史,後來在當地頗有政績深受人民 喜愛,故當地人民因感念其而建昌黎祠以紀念之。在屏東六 堆地區有許多來自大陸的客家移民,可能因此,透過移民來 台,而把原鄉的信仰帶至台灣,因而昌黎祠也在此落地深根 。
相同於其他主祀文昌等之廟宇,廟堂中掛滿了準考證,有趣 的事,廟的牆壁上張貼了歷年金榜符的圖案,每張都很生動 活潑,非常有趣,充分展現出其特色,將韓愈的圖像與傳統 道教的符籙結合,嚴肅之虞不時讓人感到親切,戴著他,說 不定真的能袪除心中緊張進而金榜題名呢。
對廟宇稍作拜訪後,便繼續趕路前往今晚最後一個目的地了 ,內心心想:不知道台灣還有其他的昌黎祠嗎? @屏東內埔
在屏東夜市用完晚餐後,便速速欲趕往今晚要住宿的地點。
這裡有兩間廟宇,分別為天后宮和昌黎祠,天后宮就不用多
相同於其他主祀文昌等之廟宇,廟堂中掛滿了準考證,有趣
對廟宇稍作拜訪後,便繼續趕路前往今晚最後一個目的地了
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
屏東觀光夜市
屏東觀光夜市。
每次到屏東幾乎都會停留的地方,怎麼說呢,這個地方充滿 著趣味,雖名為夜市,但大中午就開了,去年畢業團拍時, 就先偷跑來這吃中餐(笑)。不只主要的巷子有店家,既然 連巷子的巷子內也有,這個暑假才第一次和小朋友們來吃到李昌曄推薦的餛飩麵,真是有趣。
和這裡結緣和鐵道社有著緊密的關係,每年屏東出遊,總免 不了到這裡吃晚餐,久而久之這份緣就定下了,這裡真的是 物美價廉,俗又大碗,來這裡吃東西總是特別開心。總之, 和太多太多朋友來過這裡吃東西了,鐵道社、鐵道營、大學 室友、同學......,有著種種難以忘懷的回憶,這裡 也是汽車停車費最便宜的地方吧,一天20元還開發票。環 島第一天晚餐就在這享用了!但希望下次來能嘗試自己沒試 過的美食:) @屏東屏東
每次到屏東幾乎都會停留的地方,怎麼說呢,這個地方充滿
和這裡結緣和鐵道社有著緊密的關係,每年屏東出遊,總免
高屏溪橋
高屏溪橋。
鐵路的高屏溪橋已經去過了許多次,但公路的,自己騎上去 ,到是第一次的經驗。對高屏溪橋最大的經驗,就是之前八 八風災時斷過,那時看電視新聞,任何畫面實在都是慘不忍 睹,不指公路橋,舊的下淡水溪橋,也因為颱風來襲越來越 短,每次看到鋼橋被沖毀,心情總是百般不捨,下淡水溪公 園不知道已經整頓過幾次了。台灣的溪流型態,基本上不是 乾季近乎要斷流,就是颱風來時氾濫成災,公路、橋樑系統 的建立,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,也因而有現在這場旅途 ,想想郁永和來台採磺的那個時代,不用說旅行,光要南北 往來一個縣市是有多麼不易,珍惜吧:)
順帶一提,拍這張照片時,後方的雷雨包似乎追著我在走, 而這種情景,並不止發生在這刻而已,好在第一天都這麼剛 好避開雷雨了,只小淋了一點而已,被雨追著跑應該是夏季 環島最大的難題了吧(苦笑)。 @高雄大寮
鐵路的高屏溪橋已經去過了許多次,但公路的,自己騎上去
順帶一提,拍這張照片時,後方的雷雨包似乎追著我在走,
水果攤
看到這張場景,不得不說說南部的物價,實在便宜。
但雖然都是高雄,很有趣的是,物價還是有所區分,左營這的物價,我想硬又是比市區便宜更多,不要說依個台灣兩個世界,光是一個高雄就多個世界了。每次經過連池潭時總會到這來逛逛,買杯果汁喝,除了果汁真的現打又實在,又想起自己第一次到這來時的場景,那次也是自己第一次在高雄騎腳踏車,不得不說,高雄是個對腳踏車相對友善的城市,整個市區自行車專用道規劃的滿不錯,很適合騎著腳踏車在這個城市中漫遊,享受那城市巡禮的樂趣。
到這也不免想起絲路行的大家,還記得第一次也是和你們一起來,凌豆兒、蔡昀庭、葉宜文、Sunny Hsiao,雖然絲路行已經很久以前,但大家感情還是依舊好,真是個不可思議的際遇,希望大家的友情還能常常久久持續下去。 @高雄左營
但雖然都是高雄,很有趣的是,物價還是有所區分,左營這的物價,我想硬又是比市區便宜更多,不要說依個台灣兩個世界,光是一個高雄就多個世界了。每次經過連池潭時總會到這來逛逛,買杯果汁喝,除了果汁真的現打又實在,又想起自己第一次到這來時的場景,那次也是自己第一次在高雄騎腳踏車,不得不說,高雄是個對腳踏車相對友善的城市,整個市區自行車專用道規劃的滿不錯,很適合騎著腳踏車在這個城市中漫遊,享受那城市巡禮的樂趣。
到這也不免想起絲路行的大家,還記得第一次也是和你們一起來,凌豆兒、蔡昀庭、葉宜文、Sunny Hsiao,雖然絲路行已經很久以前,但大家感情還是依舊好,真是個不可思議的際遇,希望大家的友情還能常常久久持續下去。 @高雄左營
高雄捷運地上段
高雄捷運地上段,一段令我覺得橋樑與道路和天空勾勒出非
這張照片已不是我認為最美的一段,最美的一段因為忘記煞
但我還是不得不說高雄的道路指標是我在跑完台灣後,覺得
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
三合院
三合院,老一輩人生活的共同記憶,但對我們這年輕一輩的 人來說,若非居於鄉間,三合院對於我們來說,倒是復古以 及新奇的東西了。
在永安郵局蓋個癸戳,正想騎車出馬路,卻意外撇見藏於民 宅後方的三合院,院前還有一方花園綠地,吸引了我的目光 。在都市中,要尋找三合院的場景已經難上加難,若要有人 真的生活其中,更屬難能可貴。看到三合院,不禁納悶,台 灣的建築形式也真三級跳,現代建築中,完全找不著三合院 遺留下來的蹤跡,我想這三合院的坐落應與風水是息息相關 的,但這些概念,似乎隨著土地利用形式的改變,而也漸漸 有所轉變,未來的台灣建築將會如何呢?感覺應該會更雜亂 不堪,不,應該是更多元才對(笑)。三合院建築,除了被 指定為古蹟以外,在年久失修以及都更的威脅下,不久將來 ,應該也將消失殆盡了吧,這曾經立足於台灣幾百年的建築 形式也將劃上句點。 @高雄永安
在永安郵局蓋個癸戳,正想騎車出馬路,卻意外撇見藏於民
下甲北極殿
延著台17線,車就這樣來到了高雄海濱。
車就這樣直直騎下去,許多光影也就同時轉瞬即逝。同一條 路,不同人觀察的總是不一樣,停佇的點也不盡相同,什麼 事物可以掠奪自己的目光,只有自己最清楚不過。車經路竹 ,原本沒有想多做停留,卻為這間小廟所吸引,彎進了巷子 ,所幸廟旁並無高大的建築,否則連見也見不著了。
這是間主祀北極玄天上帝的廟宇,廟的規模雖不大,但是雕 飾彩繪卻一點也都不馬虎,十分漂亮。入廟一探,陽光就這 樣打入廟的中庭,為整個廟宇直接帶來光采,一些傳統的問 事器物,透露出了廟宇濃厚的民間信仰氣息,此時的廟中空 無一人,腦海中浮現出有人在此問事的畫面,不知是否喧騰 呢,還是安安靜靜的?
廟外也同樣空無一人,掛在屋簷下的彩球隨風飄擺著,兩棵 老榕樹靜靜的站在那裡,感覺就是見證著這小村落的歷史一 般,在這廟前,不知道經歷過多少故事呢? @高雄路竹
車就這樣直直騎下去,許多光影也就同時轉瞬即逝。同一條
這是間主祀北極玄天上帝的廟宇,廟的規模雖不大,但是雕
廟外也同樣空無一人,掛在屋簷下的彩球隨風飄擺著,兩棵
黃金海岸
朝這望去,就是所謂的鯤喜灣園區,亦又稱做「黃金海岸」 。
原本並沒有特別想放這張照片,但這裡卻又隱藏著自己的些 許回憶,便放了。「黃金海岸」對臺南人來說,相信可說是 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的地方,每逢週末假日,可說是闔家出 遊的好所在。大一時,上黃煌煇校長的通識課水之禪,講到 海岸,他就對大家講說,下課騎機車去黃金海岸看看吧,很 美,去約會也很適合。但當時小大一的我,根本也沒有機車 ,不用說去約會,連黃金海岸可能都到不了。還記得有女生 說過,我以後一定要跟男朋友一起來這,好美!
光聽別人說她的美,實在難以想像,終於有機會衝黃金海岸 時,是某天的傍晚,不知程國昊當時為何心血來潮,好像是想看海看夕陽彈吉他吧,便找了 台南人林妙妙帶路,和當時也在宿舍的我去,我當然是立瑪答應了,想去 好久了。但是由於拖了點時間,加上天氣也不大好,夕陽有 沒有看到就到也忘了,只記得三個人就坐在海邊吹著風,望 著黑夜彈著吉他發呆,如今想起來真別有一番滋味,或許很 蠢吧(笑)。後來陸陸續續有幾次來這裡,私心認為,還是 快夕陽前的那一小時最美,最舒服了,至於何時能跟心儀的 女生來呢?就看緣份了,哈哈。
環島經過這裡,當然也不免也在這黃金海岸停車,下來走走 拍拍照,遙想那遙遠的大一歲月。 @臺南南區
原本並沒有特別想放這張照片,但這裡卻又隱藏著自己的些
光聽別人說她的美,實在難以想像,終於有機會衝黃金海岸
環島經過這裡,當然也不免也在這黃金海岸停車,下來走走
台17線
台17線,就是這麼如此美麗的海濱公路。
整條台17線,起自臺中清水,終於屏東枋寮,而整段路線 之中,我最常接觸的就是臺南北門到高雄梓官這一段路了。 該怎麼形容這條路線呢,問我的話,我會說,想要放寬鬆心 情時,儘管去吧!這裡沒有過多的汽車,沒有繁忙的紅綠燈 ,卻有隨時可見一望無際的大海,多麼美妙的一條路線。海 風帶著點鹹味,徐徐吹來,當夕陽西下之時,紅醞渲染了整 片海水,不美嗎?大海終究有著治癒心靈的效果?找個機會 來吧。
出發當天,雲朵伴著遙遠的遠方,白鷺鷥飛舞在稻田之中, 何不快焉? @臺南南區
整條台17線,起自臺中清水,終於屏東枋寮,而整段路線
出發當天,雲朵伴著遙遠的遠方,白鷺鷥飛舞在稻田之中,
出發歐賴
獨自環島第一天的出發,就從臺南開始。
還記得五年前剛到臺南讀大學時,第一次在城市中騎著單車 的夜晚,那晚楊偉君帶我從民生路,順著坡滑下騎到安平。就在接到安平路的那 一瞬間,內心震懾不已,我和楊偉騎車在人行道上,趕忙問 他,這裡是哪裡?他說道:「臺南運河」。若用句楊偉口中 長說到的話來形容,那就是,「啊!太美了!太美了!」, 在那瞬間,我無法想到什麼詞語來形容當下的美好,路燈的 光影就這樣映照在河面上,吹著微風,當下的感覺就是舒服 而已。從此,臺南運河的美麗就這樣印在我的心中,無庸置 疑,到目前都是。
從臺南南下,以另外一個角度觀看運河,見到瞬間,內心一 震,直接煞車,回頭捕捉那當下的美麗,艷陽高照的日子, 環島的旅途,從臺南運河開始。 @臺南安平
還記得五年前剛到臺南讀大學時,第一次在城市中騎著單車
從臺南南下,以另外一個角度觀看運河,見到瞬間,內心一
2013年暑假一個人的機車環島行契機
為什麼要機車環島?而且還是一個人?旅途中一再被問起這些問題。這些問題可以很簡單,也可以很複雜,可以很大眾,也可以很個人。就自己而言,沒為什麼,身
做臺灣人,在這個公路交通路網如此發達的年代,不環個一圈島,實在對不起自己,更何況,我不是第一個,更不是最後一個,而且從事環島的人也越來越多,在旅
途中,我遇到的機車環島旅人,可不只單一我一人而已,有學生,有老師,有上班族,而且不只臺灣人,有中國人,有香港人,有馬來西亞人,有日本人,有歐洲
人,大家來自四面八方,大家不為什麼,有一大原因,就單純只為一睹臺灣風采而來,臺灣很美,真的很美。學期中閱讀了許多從荷治台灣時期,到日治台灣時期,
旅行家在踏訪臺灣的過程中所留下的史料,而若自己只讀不走,究有何意義?所以,走吧!
冠冕堂皇的理由說完了,環島的契機終究還是來自於自己個人的內心因素,學期末那段時間,實在悶的難受,到現在或許也沒好轉多少。但原地踏步是沒有改變的契機的,何不出去走走,看到什麼,就是什麼,想到什麼,也就只有自己走過才知道,所以,走吧!
臺灣對我來說,可說是陌生,也可說是不陌生,到過許多地方,但沒到過的總遠比到過的多,整趟旅途,有記憶中的,也有未體驗過的,無論如何,放寬心吧。我總 是跟別人說,一個地方不去個兩三次,那也不算你多熟悉的地方,旅行處處有驚喜,同一個地方,白天去,晚上去,冬天去,夏天去,十年後去,包準你對這兒的印 象是完全不同的。所以,有機會的話,再回自己去過的地方看看吧。
明知自己要環島,卻還是賴了床,等處理好一切事務,要出發時,已過中午了,但不管,既然已經決定要出發,就走吧!我就這樣和我的光陽easy100踏上旅 途。這次環島,我沒給自己多大的設定,沒有太多拘束,沒有預定的住宿點,沒有太多預定的地點,沒有時間上太多的限制,一切就順著心走吧。
看海去吧,這是我的第一個念頭,不想與汽車爭道,台17便是最好的選擇。這段路並不是我第一次騎,但每次騎,總令人心曠神怡,還沒離開都市前,光見個台南運河,心裡便為之觸動,實在美!
接下來旅途種種,就用照片說故事吧,也為自己的旅途做一個回顧......
冠冕堂皇的理由說完了,環島的契機終究還是來自於自己個人的內心因素,學期末那段時間,實在悶的難受,到現在或許也沒好轉多少。但原地踏步是沒有改變的契機的,何不出去走走,看到什麼,就是什麼,想到什麼,也就只有自己走過才知道,所以,走吧!
臺灣對我來說,可說是陌生,也可說是不陌生,到過許多地方,但沒到過的總遠比到過的多,整趟旅途,有記憶中的,也有未體驗過的,無論如何,放寬心吧。我總 是跟別人說,一個地方不去個兩三次,那也不算你多熟悉的地方,旅行處處有驚喜,同一個地方,白天去,晚上去,冬天去,夏天去,十年後去,包準你對這兒的印 象是完全不同的。所以,有機會的話,再回自己去過的地方看看吧。
明知自己要環島,卻還是賴了床,等處理好一切事務,要出發時,已過中午了,但不管,既然已經決定要出發,就走吧!我就這樣和我的光陽easy100踏上旅 途。這次環島,我沒給自己多大的設定,沒有太多拘束,沒有預定的住宿點,沒有太多預定的地點,沒有時間上太多的限制,一切就順著心走吧。
看海去吧,這是我的第一個念頭,不想與汽車爭道,台17便是最好的選擇。這段路並不是我第一次騎,但每次騎,總令人心曠神怡,還沒離開都市前,光見個台南運河,心裡便為之觸動,實在美!
接下來旅途種種,就用照片說故事吧,也為自己的旅途做一個回顧......
旅‧記 網誌開張
最近許多事情接踵而來,都讓我思考是不是該重新動手寫寫網誌,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。在高中、大學初期使用的無名小站面臨閉站,我才重新意識到,原來我以前也是有在寫網誌的,隨著臉書的發達,msn、無名陸續衰微,已經越來越少人在使用,而隨之,也因現代人大量使用臉書的關係,據自己推測,大家的國語文程度也將會逐漸下降,欠缺文章組織結構之能力,甚至連閱讀文章之能力都會因而衰退,這著實令人擔心,為避免自己寫作文章的組織能力下降,希望藉此能使自己的作文程度,維持一定的水平以上。雖然從小到大,作文能力都堪憂的我,說這些好像都冠冕堂皇,但總之就是希望自己寫作還能有一定的水平,也期望自己能越寫越好,畢竟身為文學院研究生,論文還是得寫,所以勉勵自己吧,希望自己的寫作能加減有些許進步。
很多人都知道 ,現在網路資訊發達,現在在網路上所寫的文章,所做的舉動,也不知道到哪時會成為法庭上的成堂正供,或者變成日後的八卦內容(如果不幸成名的話),網路文章一經發佈,刪除也是沒用,除了作為自己言行的證據外,更是會遺留千年,想逃也逃不了,此外,自己的也變為不是自己的,什麼意思呢,你的文章和智慧,不同於以往的實體書本,可以確實享受擁有的感覺,至少我有這本書,知識便是掌握在自己手中,如今我創造了這些文字,我沒有將之輸出列印下來的話,可能有一天是我的也變為不是我的了,總有一天,因為網路資訊的發達,知識被某些階級所壟斷的日子,我想終究會到來。所以在網路世界中,務必慎言慎行,但也別抱持著太大的壓力,否則也別打了(笑)。
最後說說為什麼想創這個網誌呢,其實無非也是想位自己的生活留下些紀錄,而生活其實也就像是旅行一般,更何況熱愛旅遊的我,若只光看旅行的照片,沒有以文字將自己的感觸記錄下來,過沒多久也將遺忘吧 ,我想隨著歲數增加,更是如此,而且當幾年後,再回來看看自己當初所寫,感觸也會更為不同吧,所以,就寫吧!
旅‧記 就此開張。
很多人都知道 ,現在網路資訊發達,現在在網路上所寫的文章,所做的舉動,也不知道到哪時會成為法庭上的成堂正供,或者變成日後的八卦內容(如果不幸成名的話),網路文章一經發佈,刪除也是沒用,除了作為自己言行的證據外,更是會遺留千年,想逃也逃不了,此外,自己的也變為不是自己的,什麼意思呢,你的文章和智慧,不同於以往的實體書本,可以確實享受擁有的感覺,至少我有這本書,知識便是掌握在自己手中,如今我創造了這些文字,我沒有將之輸出列印下來的話,可能有一天是我的也變為不是我的了,總有一天,因為網路資訊的發達,知識被某些階級所壟斷的日子,我想終究會到來。所以在網路世界中,務必慎言慎行,但也別抱持著太大的壓力,否則也別打了(笑)。
最後說說為什麼想創這個網誌呢,其實無非也是想位自己的生活留下些紀錄,而生活其實也就像是旅行一般,更何況熱愛旅遊的我,若只光看旅行的照片,沒有以文字將自己的感觸記錄下來,過沒多久也將遺忘吧 ,我想隨著歲數增加,更是如此,而且當幾年後,再回來看看自己當初所寫,感觸也會更為不同吧,所以,就寫吧!
旅‧記 就此開張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